(19-01-2015) Life of Lordship Network Writing Hospital Pastors Sharing Multimedia eBook

基督徒與十字架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兆匡

 

「十字架」是代表「基督教」的標誌。如果你翻開街道地圖看下,只要有十字架標誌的地方就代表那裏有一間教會。

 

不過,歷代以來,不少人,甚至有些基督徒,並沒有用十分正確的態度看待十字架,有時甚至不經不覺地將十字架加以「神性化」,例如,有些人以為只要帶著十字架的頸鍊,他們就好像帶著一個護身符,萬事順利,假若有一天,他們不幸失落那條頸鍊,他們就會感到一份恐懼,以為幸運之神已經離開他們;又或者有些人以為在家中只要掛上十字架,它就會自自然然帶來平安和福氣;在西方的恐怖疆屍電影中,更常常假借一個牧師或者神父的演員,來使用十字架,作為驅魔趕鬼的武器,這種心態誤導許多人,亦誤導許多基督徒,當我們將任何物質加以「神性化」並且存心倚靠它或崇拜它時,我們就會同一個「拜偶像」的人沒有分別。神是個靈,我們拜他,必須用我們的心靈和誠實拜他。

 

雖然十字架是一個標記,但在基督教裏卻蘊含著豐富的神學意義,再加上耶穌入耶路撒冷受難前,亦吩咐門徒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他,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代表什麼意思,對我們今天的信徒又有什麼意義?

 

「基督釘身十字架」的神學意義

 

以弗所書2:13-19

「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,如今卻住在基督耶穌裏,靠著他的血,已經得親近了。因他使我們和睦,將兩下合而為一,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,而且以自己的身體,廢掉寬仇,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,為要將兩下,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,如此便成就了和睦,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寬仇,便藉這十字架,使兩下歸為一體,與神和好了,並且,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,也給那近處的人,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,得以進到父面前,這樣,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與聖徒同國,是神家裏的人了。」

 

這裏有一幅簡單的圖畫,一班遠離神的人在一邊,神又在另一邊,中間就是耶穌和他的十字架,因為他甘願作救贖,聖經說基督耶穌靠著他的血,藉著十字架,就如此廢掉神和人之間的寬仇和阻隔,並且成就了和睦,叫那些與神和好的人,可以藉著基督,不但成為一個新造的人,更且成為神家裏的人。這份白白得來的救贖,是一個屬靈的奧秘,但卻是十字架的恩典。而且,好些神學家更以十字架為核心,去建立基督教的神學,歷史中一般稱之為「十架神學」。

 

十架神學一詞最早為馬丁路德 (Martin Luther) 採用,十架神學不僅是指十字架的教義,更是指一種神學進路,此教義是以十字架為了解基督工作的核心,也是以十字架為了解神學整體的核心。在十架神學中,十字架成了明白整個神學的方法論的鑰匙。

 

用馬丁路德的言語來說,在基督教中,十字架是萬物的準繩,並且,只有十字架才是我們的神學。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2:2說:「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,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。」

 

路德把「十架神學」和「榮耀神學」作對比。「榮耀神學」以明白神的榮耀為主,特別注重神創造之工、和其顯出的能力、智慧和美善;但「十架神學」則不同,只嘗試明白隱藏於十架苦難和屈辱背後的神。

 

路德並不否認人可以透過受創造的世界對神有某種天然的認識,例如,我們常提說,這個世界很美善,背後一定有一位創造的主。但自然界卻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去證明基督就是那位創造的主。而且,有時人甚至還會把榮耀的神歪曲,以自己在道德及理性上的成就來稱自己為義。這是「榮耀神學」的限制。

 

「十架神學」便不同,神透過十字架來啟示的自己,正是把人對神的前設粉碎,並戳破人認為應該怎樣認識神的假想。例如,許多未信上帝的人說,若神在我面前出現,我就會相信,這個要求純粹是他個人希望怎樣認識神的假想,但神不一定需要這樣滿足他。相反,神在十字架上啟示的,不是人以為的神聖能力和榮耀的彰顯,而是神聖的反面,是人的羞辱、貧窮、受苦和死亡。因此,路德吊詭地說,神是在這個啟示上把自己隱藏起來,因為人不能立刻就認出這位神,只有靠著信心才能認識他,要在被釘十架的基督認識神,人不能自以為對神的智慧和美善有把握認識,這樣的人是不會認識神的,只有當人的智慧緘默,人的道德成就被看為無用,才會慢慢地認識神。

 

路德更指出,神藉之隱藏他啟示的苦難和羞辱,跟罪人的苦難和羞辱是平行的。他說,神是以他受苦的「奇特工作」來向罪人隱藏他救恩的「真正工作」。所以,只有一個謙卑下來的罪人,才真能明白神是藉十架的羞辱和定罪叫罪人稱義。

 

故此,在基督教的傳統中,「基督釘身十字架」有二個重要的神學意義,第一是神擔當了罪人一切的苦難和羞辱,叫相信基督的罪人能稱為義,並與上帝和睦。第二是「釘身十字架的基督」成為一個已知的世界,和另一個未知的世界的一度橋樑,正如耶穌曾經說過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著我,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。

 

已知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、時光和萬物的世界、我們的世界;未知的世界就是天父的世界、新天新地、和天國的世界。

 

已知的世界,即人類的歷史、屬於物質性、是短暫性,會過去的;但是,當耶穌從死裏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,和我們相信和接受基督為救主時,我們的世界就不再是歷史的、不再是短暫的、而是一個步向永恆國度的延展,並且,透過基督,我們將更多明白屬於天國、或未知的世界的事情。

 

簡單來說,十字架本身雖是一個標記,其中絕對沒有什麼特別的能力,它矗立在教堂的屋頂,或者大堂中間,卻是一個重要的指標,英文叫做 pointer,它真正的意義是提醒人去認識那位歷史中的耶穌,並透過復活的基督,去認識那位真正的天父,和那個屬天與及永恆的國度。

 

 

「背自己的十字架」的聖經含意

 

 路加福音14:25-35

「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,他轉過來對他們說,人到我這裏來,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兒女、弟兄、姊妹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,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,也不能作我的門徒,你們那一個,要蓋一座樓,不先坐下算計花費,能蓋成不能呢。恐怕安了地基,不能成功,看見的人都笑話他,說這個人開了工,卻不能完工,或是一個王,出去和別的王打仗,豈不先坐下酌量,能用一萬兵、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,若是不能,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,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。這樣,你們無論甚麼人,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鹽本是好的,鹽若失了味,可用甚麼叫他再鹹呢,或用在田裏,或堆在糞裏,都不合式,只好丟在外面,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。」

 

這段經文的背景是當耶穌看見許多人跟隨他時,他透過上述的一番話,提出了三個作門徒的條件,其中一個條件便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他。為避免斷章取義,我決定將「作門徒的代價」完整舖陳出來,好讓大家對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」更容易明白。

 

(1)     愛的委身  (Love Commitment)

 

第一個作門徒的條件,就是愛上帝,多過愛其他至愛的人,包括父母、妻子、兒女、弟兄、姊妹、甚至是自己的生命。上帝並沒有叫我們不去愛其他至愛的人,不過,他卻要求我們將愛上帝的層次擺第一位。       

 

人類的生命中,沒有甚麼比對父母的愛,對妻子的愛,對兒女的愛,對弟兄姊妹的愛更善更美,但這些美麗的事卻有時會威脅到我們對主的忠心,因此他宣告說,即使有片刻的時間,若我們最高的屬世之愛和基督的呼召有了衝突時,我們只有一個法子,就是跨越過我們自己的心,毫無妥協,毫無疑問地去跟隨他。

 

今日,許多人不能成為主的門徒,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將愛上帝的層次擺在第一位,反而用許多的藉口去逃避,我記得青年的時候,我常邀請別人去事奉,他們便推說,我正在讀書期間,未出來工作,所以不明白他們的處境,後來,我大學畢業,出來工作,他們便推說,我還是單身,未結婚,所以不明白他們有家庭的重擔,後來,我結婚組織了自己的家庭,他們便推說,我還未有兒女,所以不明白他們有兒女的苦況。其實,這20幾年,我何嘗不是要面對不同的壓力,不同的爭扎,我也知道自己的事奉未必達到最好,但我和太太仍然學習,將愛上帝放在第一位,不隨便用藉口去逃避任何的事奉。

 

其實,許多人為了愛自己的生命,為了愛自己的事業,為了愛自己的財富,為了愛他其他認為至愛的人,他們最終將人生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愛上帝捨去。事實上,歷史中許多基督徒的見證都告訴我們,只有一個懂得關心天國教會事情的人,他才更懂得去愛其他至愛的人。亦只有一個關心神天國事情的人,神更會照顧他。

 

2.    意識上的委身 (Conscious Commitment)

 

第二個作門徒的條件,就是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主。有些人認為所遭遇到肉體上的疾病,心理上的困擾,物質上的損失,便算為背負十字架,不過,如果所受的苦只是以個人為中心的,並以個人作出發點,那就僅能稱為受苦,那不算是背十字架。

 

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書信其中的一段話,頗能說出背十字架的意思。

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,反倒虛已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。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

 

「虛己」或者「捨己」才是背十字架的意思,就是當我們跟從主作門徒時,我們願意倒空自己,倒空自己包括二方面,一方面,固然要捨棄自己生命中的邪情惡慾,自己的主觀脾氣,另一方面,有時甚至要撇棄自己生命中的一些理想、利益、執著或者權利,原因是唯有這樣,我們才會接受十字架,作為我一切生活和服事的原則。所以,耶穌說,你們無論甚麼人,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

 

德蘭修女生於1910年,他本來做學校的校長,但於36歲那年蒙上帝呼召,服事貧困者,38歲便啟程到印度加爾各答,住在貧民區,照顧貧病無依的人,40歲成立「仁愛傳教女修會」,致力扶助貧病孤寡,仁愛會至今在137個開辦逾500間分會。德蘭修女忠於上帝託付的使命,終身為貧苦大眾服務,終年87歲,雖連年病痛,仍堅持服事貧困者至最後一分鐘,因此,他贏得「貧民天使」之美譽。並且罕有地得到印度政府以國葬去表揚他一生的見證。德蘭修女一生的確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。

 

3.     持續的委身  (Continuous Commitment)

 

耶穌最後提到另一個比喻,來說明作門徒需要持續的委身。他說,鹽本是好的,鹽若失了味,可用甚麼叫他再鹹呢,或用在田裏,或堆在糞裏,都不合式,只好丟在外面。

 

鹽的功用是產生防腐的作用,目的是阻止食物的腐化。同樣,一個門徒必須持續委身基督,才能保持其基督的馨香,影響其時代的人。

 

在澳洲,也有一些基督徒律師,我聽過他們的見證,他們隨了做好他們的本份外,他們的心卻以事奉和傳福音為主,有時在客戶身上用於講福音的時間還多過專業的時間。但最令他們高興的事情,是令到一對鬧離婚的夫妻從新和好,並且信主。基督徒在社會中實在須要有鹽的功用,才可改變社會的人本價值觀。

 

在英國和歐洲,也有一些基督徒的餐館老板,為了參加主日崇拜,他們星期日都不開門做生意,他們憑信心仰望神在六日已經充足供應,他們希望藉此來見證神,有些餐館老板甚至安排人定期在餐館作見證,希望藉此來傳福音,生活固然重要,但生命的表達比生活更加重要。

 

「作門徒」須要持續的委身,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奉,而是一生之久的事奉。並且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發生鹽的功用,叫別人得益處。

 

「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,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