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06-04-2015) 生命尊主為大 網絡文字工作坊 醫院教牧分享 多媒體電子書

~~基督徒與忠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李兆匡

 

1. 前言


今天早上的崇拜,和大家思想的題目是「基督徒與忠心」,一個很少人注意的題目。我曾經從一些有關基督徒倫理的字典書籍中,嘗試尋找一些參考的資料,不過,令我很失望,因為沒有「忠心」這個字的解釋,但更令我擔憂的地方,是這個觀念會不會在這個世代中失去,不再被重視。

許多時候,當我們讀到一些宣教士或者神的僕人的傳記時,我們會很感動,甚至不敢想像,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做,例如,德蘭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居住,一生去照顧那些被人棄在溝渠的賤民,德蘭修女死的時候,竟然得到印度國家給予國葬,不過,有一點,許多人都沒有留意到,就是當德蘭修女未踏足印度之前,她每天都用三小時跪在水泥上禱告,她並不是有說不完的話要對耶穌說,而是她內心中有一個盼望,要聽到主的聲音,她對訪問她的人說,我只是耶穌手中的一枝鉛筆,我一切的事都是耶穌透過我成就的。她對主耶穌至死忠心。

我們未必需要模仿德蘭修女,或不需要模仿任何人,因為主耶穌對我們每個人的呼召都不同,最重要是我們願意常常聆聽主的聲音,並且「忠心」地為主而活。

但是,「忠心」是代表甚麼意思呢?為了說明人對神「忠心」的關係,耶穌便用了二個比喻去幫助我們理解。


2. 「忠心」在聖經中的含意

路加福音16:1-12
「耶穌又對門徒說,有一個財主的管家,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,主人叫他來,對他說,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,把你所經營的交代明白,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。那管家心裏說,主人辭我,不用我再作管家,我將來作甚麼,鋤地呢,無力,討飯呢,怕羞,我知道怎麼行,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,接我到他們家裏去,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,一個一個的叫了來,問頭一個說,你欠我主人多少,他說,一百簍油,管家說,拿你的賬快坐下寫五十,又問一個說,你欠多少,他說,一百石麥子,管家說,拿你的賬寫八十,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,因為今世之子,在世事之上,較比光明之子,更加聰明。我又告訴你們,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,結交朋友,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,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。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,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,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,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,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。」

這個比喻的焦點是提到一個不義的管家,他之前己經浪費主人的財物,被主人辭退之前,為自已的將來的緣故,再一次剝奪他主人應得的財物。我們不能因主人誇獎這管家作事聰明,就以為這管家聰明。

整個比喻強調,不義的管家由始至終都是不義,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並用「不義的管家」以襯託出一個「忠心」的人,忠心的人不會浪費主人的財物,更不會剝奪他主人應得的財物。

這段經文還有二個寶貴的屬靈教訓,第一個屬靈的教訓來自16:11節,「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,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。」意思是如果我們處理「地上的財富」不忠心的話,神也不會把「天上的財富」交託給我們管理,因為只有一個在小事上忠心的人,他才會在大事上也忠心。

第二個屬靈的教訓來自16:12節,「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,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。」這裏所說「別人的東西」是指天國的事,簡單來說,如果我們在處理天國的事不忠心,神也不會把地上的事交給我們管理。所以,耶穌常常提醒門徒,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面都要加給你們了,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路加福音12:41-48
「彼得說,主阿,這比喻是為我們說的,還是為眾人呢,主說,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,主人派他管理家裏的人,按時分糧給他們呢;主人來到,看見僕人這樣行,那僕人就有福了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。那僕人若心裏說,我的主人必來得遲,就動手打僕人和使女,並且吃喝醉酒,在他想不到的日子,不知道的時辰,那僕人的主人要來,重重的處治他,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,僕人知逍主人的意思,卻不豫備,又不順他的意思行,那僕人必多受責打,惟有那不知道的,作了當受責打的事,必少受責打,因為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,多託誰,就向誰多要。」

這個比喻的焦點是提到一個惡僕,他不但沒有按時分糧給家裏的人,而且還動手打僕人和使女,吃喝醉酒。並且以為主人末必會很早回來。惡的僕人由始至終都是惡的。整個比喻,是透過「惡僕」的行為,來襯託出一個「忠心」的人,忠心的人會按時分糧給家裏的人,並得到主人更多的信任。

這段經文也有二個寶貴的屬靈教訓,第一個屬靈的教訓來自12:47-48節,
「僕人知逍主人的意思,卻不豫備,又不順他的意思行,那僕人必多受責打,惟有那不知道的,作了當受責打的事,必少受責打」,這裏的意思是一個人知道應該怎樣做,但不豫備,又不去做,比一個不知道的人,所受的責備更多。一個基督徒,若不好好豫備自己,為天國努力,將來見主面的時候,比一個未認識耶穌的人,將會多受責備。

第二個屬靈的教訓來自12:48節,「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,多託誰,就向誰多要」,這裏的意思是,神愈將多的恩賜交給一個基督徒,便愈需要那個基督徒多作工,我們也是一樣,若我們從天上領受的福氣愈多,我們更要多作主工。

歸納這二個比喻,最重要的信息,是我們每個基督徒,都是神的管家,我們必須個人向神負責,並且對神忠心,處理天國的事要忠心外,處理地上的事也要忠心,我們從天上領受的福氣愈多,我們就更要多作主工。


3. 對主「忠心」的人面對天國應有的態度

哥林多前書 4:1-2
「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,為神奧秘事的管家。所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」

這二節的經文,正是要提醒一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,面對天國應有的二個態度,第一個態度是作基督的執事,這裏的「執事」的希臘原文,並不是指當時教會的一個職事,那是 diakonos,而是huperetes,這個字真正的意思是指後排划槳的人。如果大家看過一些圖片,中世紀時歐洲有一些很大的帆船,除了上面有許多的帆,但船艙下面有許多奴隸,無風時,大家便要划。這裏的「執事」就是指最卑微的服務。作基督的執事,意思是為天國的緣故,我們甘願做任何卑微的事。讀完這節經文,大家都會明白,為什麼德蘭修女一生住在印度加爾各答的貧民區的原因,為天國的緣故,我們不應推卻任何卑微的事,而是學習甘心服事。


第二個態度是作神奧秘事的管家,相對世界未信主的朋友而言,只有基督徒,才明白基督對我們的救恩,也只有基督徒,才知道基督賜給我們天上的福氣,所以,作為基督徒,我們每一個人,都應承當勸人與神和妤的責任,若果我們為了自己的面子不講,我們所愛的朋友親戚將永遠不認識神,也得不到救恩。


4. 對主「忠心」的人面對世界應有的態度

另一方面,一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,面對世界應有的態度有兩方面。第一方面是積極方面,第二是消極方面。積極方面的經文記載在:


以弗所書5:33 – 6:9
「然而,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,如同愛自己一樣,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。你們作兒女的,要在主裏聽從父母,這是理所當然的,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,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,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,養育他們。你們作僕人的,要懼怕戰兢,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,好像聽從基督一般,不要只在眼前事奉,像是討人喜歡的,要像基督的僕人,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,甘心事奉,好像服事主,不像服事人,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,不論是為奴的,是自主的,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,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,也是一理,不要威嚇他們,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,同有一位主在天上,他並不偏待人。」

這段經文主要提醒每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,無論他是屬於那一個身份,他都必須警覺,他必須「在主裏」對待其他人。所以,作丈夫的,在主裏當愛他的妻子,作妻子的,在主裏要敬重他的丈夫,作兒女的,在主裏聽從他們的父母,作父母的,在主裏教導養育他的兒女,作僕人的,在主裏甘心事奉他的主人,作主人的,在主裏尊重他的僕人。


坦白講,愈親密的人,有時反而對我們的傷害最深,但聖經在這裏提醒我們,有一位主在天上,他並不偏待人。所以,就算我們所愛的人,怎樣傷害我們,我們仍然「在主裏」去愛他們,因為,一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只有一個信念,就是各人所行的善事,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。

至於消極方面的經文記載在

哥林多前書4:10-13
「我們為基督的緣故,算是愚拙的,你們在基督裏倒是聰明的,我們軟弱,你們倒強壯,你們有榮耀,我們倒被藐視,直到如今,我們還是又飢又渴,又赤身露體,又挨打,又沒有一定的住處,並且勞苦,親手作工,被人咒罵,我們就祝福,被人逼迫,我們就忍受,被人毀謗,我們就善勸。」
一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,斷不能以辱罵還辱罵,為基督的緣故,我們寧可勞苦,親手作工,雖然被人論斷,也不辯論,只等主來照出隱情,雖然被人咒罵,我們就祝福,雖然被人逼迫,我們就忍受,雖然被人毀謗,我們就善勸,因為,一個對主「忠心」的人只有一個信念,就是各人所行的善事,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稱讚。

 

5. 總結


未結束今天的崇拜之前,我願意分享一個故事,它的題目為「猶太牧師的禮物」,在十九世紀末,有一間修道院,因為蕭條的緣故,只留下大院長和四個修士,大家的年紀都已經七十歲了,很明顯的它是一間垂死的修道院。


在修道院的後面濃密樹林中,有一間小木屋,住了一個猶太人牧師,他在那裏隱居多年。由於大院長為著修道院的存亡煩惱,他決定去拜訪這個老牧師,問他有沒有拯救的錦囊。

老牧師在小屋裏迎接大院長,但當大院長說明來意後,老牧師除了表示同情之外也束手無束。他說:「我也略知它的狀況,大家已經完全失去了敬拜的精神,在我的鎮上也一樣,沒有人願意再到猶太教會來。」於是老院長和老牧師一起哭了起來。然後大家讀了舊約聖經前五章,談論一些深奧的問題,大院長要走了。臨走前才問老牧師,「你真的沒有忠告要給我,去拯救修道院嗎?」老牧師回答說,「我很抱歉,我沒有什麼忠告,我唯一能告訴你的,是你們之中有一個人是彌賽亞。」

當大院長返回修道院,其他四個修士就圍住他,問:「牧師說了什麼?」大院長回答,「他幫不上忙,我們只是相擁而泣,和看了五章舊約聖經,不過,我走時,他說了一句話,這句話有點神秘,他說彌賽亞是我們之中的一個。我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。」

在之後的每天、每個月,五個修士一直想牧師的話有什麼意義,我們之中有一個是彌賽亞,是指大院長,是指湯瑪斯,是指艾爾瑞,是菲力浦,每個人都有優點,亦有缺點,究竟誰是彌賽亞?

當他們為這問題沈思時,他們開始對彼此非常虔敬,怕他們其中一個就是彌賽亞,同樣的,他們也怕自己搞不好就成為彌賽亞,所以,他們也開始對自己非常虔敬。

由於修道院的森林很美麗,久不久會有人來野餐,甚至來這裏默想,現在,每當人們來到修道院,他們不知不覺間,感到五個修士被環繞在非常虔敬的靈氣中。人們開始回到修道院,來野餐,來玩耍,來祈禱。他們開始帶朋友來,讓他們看看這個特別的地方,朋友又帶朋友來。幾年內,這個修道院終於復與了。因為它找到復興的原素,虔敬。所以,重新燃起亮光。

同樣地,若果我們每個人,都對主忠心,我們也將會和那間修道院一樣,我們生命之光,也將會重新燃起,指引更多人去認識基督。